幼儿园大班禁毒安全教案【五篇】

2025-04-15 幼儿园 阅读:

禁毒(prohibitionagainstdrugs)是指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的工作。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禁毒安全教案【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禁毒安全教案1

  活动目标

  1.用讨论、收集资料的方法认识罂粟花,了解其功能作用。

  2.初步知道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3.远离毒品,有参与宣传毒品危害的社会责任意识。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有关罂粟等毒品的相关宣传图片及视频、香烟盒1只

  2.绘画纸、蜡笔、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生活周围有各种各样的花,你都认识什么花?

  2.看课件认识罂粟花。

  (1)罂粟花外表是怎样的?

  (2)罂粟花有什么用?

  ①美化环境: 罂粟花的个头很多,色泽鲜艳,花形秀丽,在庭园栽培时可以当成重要的观赏性植物,能起到美化环境的重要作用。 ②药用:罂粟花的果壳、花瓣都可以入药,拥有大量的天然生物碱,能起到止咳、止痛和催眠等多种功效。

  ③食用: 罂粟花的种子中有大量的天然油脂,在收取后经过加工提取出大量的特色油脂,这些油脂可以润肠通便,供人类食用。

  毒品:罂粟花谢以后果实在没有成熟时候,会有白色的液体出现,收集以后经过加工,就是毒口鸦片,有很强的止痛作用。但是过量使用以后就会成瘾,对身体伤害很大。

  1.看视频讨论:毒品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影响?

  2.讨论:除了毒品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危害我们身体健康的,戒不掉了?你有什么方法帮助他们。

  小结:毒品是我们不能碰的东西,缉毒警察为了抓获毒品贩子,不惜牺牲生命,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保护自己远离毒品。

  活动延伸

  设计禁毒海报。

  【活动小结与反思】

  这是一节中班活动课程,通过这节活动,重点引导孩子们初步认识什么是毒品,以及它的危害。

  1、毒品,是不是离我们的孩子还很远?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幼儿园的小孩子整天生活在家长和老师的保护圈里,毒品离孩子的现实生活还很远。不知道什么是毒品,孩子们不一样开开心心地成长着吗?--不一样。对于孩子来说,从小了解毒品的危害,知道要远离毒品,对他们总归是有好处的。尽管只是简单、粗浅的认识。跟孩子现在、将来的生活有关的,跟生命相连的,那就是天大的事。

  2、难道,孩子的成长环境就真的那么纯洁吗?烟、酒不就是隐性的毒品吗?

  在活动的过程中,有一个字,孩子经常说的,那就是面对父亲的不良生活习惯,烟、酒之类,妈妈会"骂"爸爸的。

  可见,孩子已经在母亲反面的说教中,妈妈不喜欢爸爸抽烟、喝酒。至于是什么原因,我们大人往往会解释:对身体不好,会咳嗽。但是如果说的严重一点,那就是在"饮"毒。

幼儿园大班禁毒安全教案2

  一、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 ,认清毒品的危害性;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 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二、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三、教学过程

  (一)、世界禁毒日:

  1、每年的 6 月 26 日是什么日子? 2、你知道为什么要设立世界禁毒日?

  (二)、什么是毒品:

  了解毒品的种类:

  各类毒品, 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方法。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将毒 品分为六大类:吗啡型药物(包括鸦片、吗啡、可卡因、海洛因等) 是最危险的毒品;可卡因、可卡叶;大麻;安非它明等人工合成兴奋剂;安眠镇 静剂(包括巴比妥药物和安眠酮);精神药物,即安定类药物。

  (三)、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自伤、自杀、自残、加速死亡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四)、如何预防:

  1、吸毒成瘾的途径:

  2、吸毒成瘾的原因:

  3、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五)、想和做:

  1、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 2、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 3、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 毒者的目标? 4、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的时候,你该怎么做? 5、小结:

  根据你们的回答,老师概括出五个方法:

  (1)直截了当——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 110 报警,民 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六)、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也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从 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 髦。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 西一碰都不能碰。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保护自己远离毒品,如果你遇到了有 不法的毒品交易,一定要向告诉大人或报警,不能置之不理,因为禁毒、防毒是 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时刻记住:"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幼儿园大班禁毒安全教案3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有关**的知识。

  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 2、**及**的种类。

  (1)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吗?**都有哪些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2)**的品种很多,一般我们知道的有吗啡、***、***、**、可因、**、***;它的来源也很广,既有天然生长的植物,又有从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物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这些**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可能有的同学已经了解了**的危害了,那么**有那些危害呢?(①**会摧毁健康,它能摧毁人的消化功能、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还会患上传染性病及“爱滋病”。②**令**者丧失工作能力,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③**导致堕落、犯罪,进而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是一种可耻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自杀行为。**者大多是面色蜡黄,身体消瘦,嘴唇焦黑,神色漠然。而当毒瘾发作时的狼狈相,更让人目不忍睹。**者的堕落和自毁是说不尽的,它不仅害己,而且害自己的家庭,害自己的国家。)

  4、分析材料。

  材料1 张某,19岁,身高1.80 m,初中毕业后在家乡从事农业劳动。**前,他体健如牛,100 kg的粮食扛起来就走,乡亲们都叫他“铁牛”。“铁牛”不仅自家的农田收拾得好,而且经常帮助孤寡老人干活,深受村民的喜爱。一天,

  一位多年不见的同学来找他。久别相逢,“铁牛”高兴地吸了同学的3支“进口香烟”。此后他日夜思念这“进口香烟”,这同学也一次次地把香烟送来。后来同学告诉他:“你吸的是***。”此时的“铁牛”已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开始购买和吸食**。两年后,“铁牛”终因**而被捕。当公安人员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卷曲着骨瘦如柴的身体,感慨道:“毒这东西,谁沾上谁就脱不了身。”

  分析讨论:

  ①张某是怎样染上毒瘾的呢?

  ②后来,他明知吸的是**,为什么还“不顾一切”地购买和吸食?

  ③在短短的两年中,他的身体为什么从“体健如牛”到“骨瘦如柴”?

  ④“只吸烟不**,不会有什么危害。”这句话对吗?

  材料2 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者,对他们既憎恨又不解,他认为:凡事都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他要以身试毒,为他人作出“榜样”。没想到,他吸食**后,同样戒断不了,成了***的俘虏。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别学我!”

  分析讨论:

  ①“别学我!”,我们从着这句话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②试着说一说,为什么**成瘾后很难戒断?会有哪些戒断反应?

  ③你认为只吸食**一二次会成瘾吗?

  ④这位年轻的医生为什么要自杀呢?(提示:从社会舆论、他的心理和生理、**的后果等角度去分析。)

  材料3 某社区的吴某,他明明知道自己居住的楼群中有几个**者,却视而不见。他说:“我开始以为这不关我的事,我管它干嘛!”但过了一段时间,他痛苦地发现,自己的上中学的儿子已成了**的俘虏。

  分析讨论:

  ①别人**,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

  ②如果发现有人**、**,你怎么办?

  ③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者的目标?

  5、当有人向你提供**的时候,你该怎么做?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友逼你**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6、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对家庭、社会的危害。所以,我们要拒绝**,保护自己远离**,如果你遇到了有不法的**交易,一定要向告诉大人或报警,不能置之不理,因为禁毒、防毒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幼儿园大班禁毒安全教案4

  一、课题的提出

  据国家_部门统计,我国吸毒者有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少年。究其原因主要是利用青少年对毒品缺乏认识,好奇心强,交友不慎,或生活受挫,精神空虚等,加之犯罪分子利用欺骗的手法“一两次不会上瘾,免费尝试,吸毒治病,吸毒减肥”等手段勾引青少年吸毒犯罪。很多青少年开始吸毒就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抱着试一试的心理,甚至有些人把吸毒看作是“人生级的享受”,是追求“时髦”,“新潮”的表现,是一个人有“派头”的象征,也是结交朋友的交际手段,他们往往是在“不求长寿,只求享受”等错误言行的影响下,轻信“吸一次不会成瘾,我能够控制自己”而迈出第一步,等到吸毒成瘾,悔之晚矣。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努力学习,提高我们对社会上不良风气特别是毒品_的抵抗力。同时,我们应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弘扬高尚文化,树立崇高的理想。

  学校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_人的摇篮,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精神文明的殿堂。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防止滋生新的吸毒人员和毒品向社会扩散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课题内容

  1、什么是毒品?

  2、什么是吸毒?

  吸毒就是非法吸食,注射毒品的违法行为。在我国,过去传统使用的毒品主要是鸦片(大烟),因最初吸食大烟的方式是从口鼻吸入,所以人们将这种吸毒方式称为吸。以前在民间,“吸毒”与“吸大烟”是同义词。现在,“吸毒”一词的内涵已扩大:一是毒品的范围扩大了,凡是不以医疗为目的滥用_品与精神药品的,都属于吸毒的范围;二是吸毒的方式增多了,由过去单一的烟吸发展为口吸,鼻吸,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

  3、吸毒的危害

  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肌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2)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_身亡。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3)精神障碍与_: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问题。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吸毒对人体的危害

  (1):身体依赖性

  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强烈的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

  高中主题班会教案--禁毒教育高中主题班会教案--禁毒教育

  (2):精神依赖性

  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_,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一旦出现精神依赖后,即使经过脱毒治疗,在急性期戒断反应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复原有生理机能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更严重的是,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消除。这是许多吸毒者在一而在、再而三复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医、药学界尚待解决的课题。

  (3):毒品危害人体的机理

  我国目前流行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_,_属于阿片灯药物。在正常人的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人在吸食_后,抑制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_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种戒断反应的痛苦,反过来又促使吸毒者为避免这种痛苦而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_和_在药理作用上属中枢_,毁坏人的神经中枢。

  4、导致吸毒的原因有哪些?

  一个人一旦吸毒成瘾,彻底戒掉是非常困难的,不过,吸毒是一种可以预防的行为。多数吸毒人员尝试吸毒,或开始吸毒,都是在青少年时期。如果能在青少年时期开展广泛的预防吸毒活动,不仅可以减少新吸毒人员滋生,同时也可以减少因吸毒带来的艾滋病问题和其他社会问题。

  研究发现,有些青少年比其他人更容易发展成为吸毒人员。这些人包括:1)父母吸毒或家庭成员或伙伴中有人吸毒;2)家庭环境不好,如父母离异;3)父母不怎么管教或无能力管教;4)在学校学习成绩不好;5)调皮,爱冒险;6)经常和爱_青少年在一起等等。而导致吸毒的主要原因有好奇心驱使;思想空虚,寻求刺激;不相信吸毒上瘾后戒不了,结果不能自拔;因不知情被欺骗,引诱吸毒;亲友间的相互影响;精神苦闷,情绪低落,以吸毒麻醉自己,以期解脱苦恼;因治疗疾病,长期服用某种产生依赖性的药物而成瘾等等。

  保持良好的家庭成员关系,对预防吸毒是非常重要的。增强父母与青少年之间的沟通,使父母能密切关注自己子女的思想与行为。帮助学习差的学生,让他们自己感到进步,并提高学习成绩。规劝和帮助青少年,减少他们与爱_青少年的来往。不让青少年吸毒,喝酒等等。这些对预防青少年吸毒都是很有帮助的。

  吸毒轻则可以毁掉一个人,一个家庭;重则可能使一代人,一个民族蒙受灾难。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坚决果断的措施,相继制定了有关禁毒的政策法规及条令。

  5、青少年如何远离毒品

  作为中国人,很少有人能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帝国主义国家用毒品鸦片和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从此,鸦片之毒扭曲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心灵,摧残了一代代中国人的身体。作为中国人,同样也很少有人能忘记那段奋斗的历史,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一大批仁人志士怀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为禁绝毒品,振兴民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新中国诞生后,在声势浩大的禁烟肃毒运动下,我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成为“无毒国”。但是,从80年代开始,在我国重新出现的毒祸逐渐从边境乡镇蔓延到内地和一些大中城市,更为严重的是毒品犯罪分子利用青少年对毒品的无知和好奇心理,引诱毒害青少年,使众多青少年毁了青春年华,还未报效祖国、回报父母,就被毒品毁了。虽然我国政府加大了查禁毒品、打击贩毒的力度,但禁毒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幼儿园大班禁毒安全教案5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 2、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毒品都有哪些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2)毒品的品种很多,一般我们知道的有吗啡、杜冷丁、海洛因、大麻、可因、冰毒、摇头丸;它的来源也很广,既有天然生长的植物,又有从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物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可能有的同学已经了解了毒品的危害了,那么毒品有那些危害呢?(①毒品会摧毁健康,它能摧毁人的消化功能、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还会患上传染性病及“爱滋病”。②毒品令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③吸毒导致堕落、犯罪,进而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吸毒是一种可耻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自杀行为。吸毒者大多是面色蜡黄,身体消瘦,嘴唇焦黑,神色漠然。而当毒瘾发作时的狼狈相,更让人目不忍睹。吸毒者的堕落和自毁是说不尽的,它不仅害己,而且害自己的家庭,害自己的国家。)

  4、分析材料。

  材料1 张某,19岁,身高1.80 m,初中毕业后在家乡从事农业劳动。吸毒前,他体健如牛,100 kg的粮食扛起来就走,乡亲们都叫他“铁牛”。“铁牛”不仅自家的农田收拾得好,而且经常帮助孤寡老人干活,深受村民的喜爱。一天,

  一位多年不见的同学来找他。久别相逢,“铁牛”高兴地吸了同学的3支“进口香烟”。此后他日夜思念这“进口香烟”,这同学也一次次地把香烟送来。后来同学告诉他:“你吸的是海洛因。”此时的“铁牛”已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开始购买和吸食毒品。两年后,“铁牛”终因吸毒而被捕。当公安人员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卷曲着骨瘦如柴的身体,感慨道:“毒这东西,谁沾上谁就脱不了身。”

  ——摘自《唐山劳动日报》

  分析讨论:

  ①张某是怎样染上毒瘾的呢?

  ②后来,他明知吸的是毒品,为什么还“不顾一切”地购买和吸食?

  ③在短短的两年中,他的身体为什么从“体健如牛”到“骨瘦如柴”?

  ④“只吸烟不吸毒,不会有什么危害。”这句话对吗?

  材料2 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吸毒者,对他们既憎恨又不解,他认为:凡事都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他要以身试毒,为他人作出“榜样”。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同样戒断不了,成了海洛因的俘虏。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别学我!”

  ——摘自“新华网”

  分析讨论:

  ①“别学我!”,我们从着这句话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②试着说一说,为什么吸毒成瘾后很难戒断?会有哪些戒断反应?

  ③你认为只吸食毒品一二次会成瘾吗?

  ④这位年轻的医生为什么要自杀呢?(提示:从社会舆论、他的心理和生理、吸毒的后果等角度去分析。)

  材料3 某社区的吴某,他明明知道自己居住的楼群中有几个吸毒者,却视而不见。他说:“我开始以为这不关我的事,我管它干嘛!”但过了一段时间,他痛苦地发现,自己的上中学的儿子已成了毒品的俘虏。

  ——摘自“新华网”

  分析讨论:

  ①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

  ②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

  ③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

  5、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的时候,你该怎么做?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6、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保护自己远离毒品,如果你遇到了有不法的毒品交易,一定要向告诉大人或报警,不能置之不理,因为禁毒、防毒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幼儿园大班禁毒安全教案【五篇】

http://m.pangufuhuaqi.com/ye/120316.html

推荐访问:幼儿园大班禁毒安全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禁毒安全教案设计意图

幼儿园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的党史学习心得体会【9篇】 下一篇:幼儿园省级示范汇报文案(锦集3篇)